首页 历史事件 探索发现

古代大军如何行军

作者:sunpp2021-03-13      来源:我爱历史网

战国以前诸侯间作战,几乎不用长途行军,出门布阵就可以了。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,军队经常远离本土作战,在没有交通网的古代,迷失道路不但贻误战机还可能陷入绝境,按照正确的路线行军是第一要点。我国历代都有专门绘制地图的机构,而且自唐代到明代,绘图工作一直是由兵部下属的职方司掌管。除了地图,孙子说:“不用乡导者,不得地利”,古时选择向导一般是当地的士著或是敌方俘虏。

行军要掌握速度,留有余力不会感到劳困,才能最高限度地发挥战斗力。这就要限制日行军速度。行军速度队形必须保持严整之外,在几支军队之间的间隔距离、担负任务上也有严格的划分。分为大军、兴军、踵军、分卒四支。大军作为主攻部队,准备正面接敌。

踵军离大军一百里,先于大军出发,与大军约好战斗时间。战斗时间一到,踵军就进行大会餐,进入临战状态。兴军先于踵军而行,到了战斗时间就行动,距大军二百里,距踵军一百里,如期到达集结地区,分兵负责占领各有利地形,等战斗胜利时就追击逃敌,暂驻待机时紧逼敌人。

行军中的最大威胁要算是遭受敌人的伏击。这是因为行军途中兵力较为分散,未能列阵,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,而敌人却常是预先占据了有利地形,且以逸待劳,占有明显的优势:为了避免被伏击,首先注意的是选择道路,其次是广派、早派,以至远派侦察人员,掌握敌方动态。

行军中遇江河大川,又少船或无船,如何渡过?一是架设浮桥,二是探明水情、水势,觉得流水不急不深时,采取防敌袭击的措施,组织部队涉水渡河。遇上水深浪阔的河流,或以战士手中的木杆长枪捆束起来,一般十根长枪为一可以渡一人,往返多次,即可将军队渡过;或者制作木筏,搜集民间的陶瓷缸等作渡河工具。

有的利用冬天北方河水结冰,从冰面上通过。利用河水结冰过河,当河水冰结不厚或尚未完全冻结时,向河流中投放树木、苇草,使冰草相结,加快冻速度、缩短冰冻时间:当冰面平滑如境,不利于人马迅速通过时,铺设木板覆盖泥沙以增大摩擦力。这是把科学知识运用于战争的重要成就。

上一个: 冰凌花有什么价值

下一个: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御驾亲征

相关阅读

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

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

2021-12-09 13:43
吕雉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诸侯都不敢动她

吕雉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诸侯都不敢动她

2021-12-09 13:31
世界三大狭长国家介绍

世界三大狭长国家介绍

2021-12-09 13:12
溥仪出狱后看到太监为什么心惊

溥仪出狱后看到太监为什么心惊

2021-12-09 11:49
李元霸真的是被雷劈死的吗

李元霸真的是被雷劈死的吗

2021-12-09 11:28
周天子真的被日全食吓到迁都吗

周天子真的被日全食吓到迁都吗

2021-12-09 11:17
历史上乾隆培真的养专门盘核桃的太监吗

历史上乾隆培真的养专门盘核桃的太监吗

2021-12-09 10:56

神龙政变前武则天真的想传位给李显吗

神龙政变前武则天真的想传位给李显吗
神龙政变前武则天真的想传位给李显吗
神龙政变前武则天真的想传位给李显吗
2021-12-09 10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