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pī fā yīng guàn]
[ㄆㄧ ㄈㄚˋ ㄧㄥ ㄍㄨㄢ]
[披發纓冠]
[古代成语]
[被发缨冠] [被发撄冠]
[中性成语]
谓不及束发冠戴,只系缨于颈。比喻急于救援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今有同室之人斗者,救之,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。”
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今有同室之人斗者,救之,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。”
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的装束不整洁
淮扬之民,方苦昏垫,披发缨冠而救之,犹恐不及,岂能豫忧运道之难处耶!★明·张居正《答河道吴公桂芳书》
rescue somebody in a hurry
上一个: 披发文身
下一个: 批风抹月
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。旋踵,转动一下脚后跟。
比喻军队远征。
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。
比喻破坏得彻底。也比喻面子、威风丢失干净。
弱:年少;好:喜欢;弄:玩耍。年幼时不爱玩耍。
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,知道得很清楚。也比喻人有预见。
聒:声音吵闹;舍:舍弃。形容别人不愿意听,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。
失色: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。惊恐得改变了神色。形容十分吃惊。
恇怯:恐惧畏缩。恐惧畏缩,不敢向前。
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