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

曹参为何被萧何推荐做相国

作者:sunpp2020-11-13      来源:我爱历史网

汉朝初期,诸侯王在封地内都是完全自治的,军事、行政、财政、人事基本上都是完全自主的,只有诸侯王的丞相是由朝廷任命的,实际上也带有监视和辅佐诸侯王的意思。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项羽分封的时候就被拆分成了衡山王、九江王、吴王、长沙王以及西楚等,地盘已经大大缩小了,齐国虽然也被拆分,但在封韩信为齐王的时候,齐国的地盘又恢复到了战国时期的规模,是汉朝初期最大的诸侯国。而汉朝的直接控制的地盘,实际上就相当于秦国的地盘,所以曹参的齐国丞相权限是很大的。

萧何是秦朝基层官吏出身,所以从刘邦起兵之后,萧何为刘邦确定的治国思路基本上就是对秦法秦制的改良和简化版。尤其是入关中咸阳之后,萧何收集了秦朝的图籍,其中包括大量的国家统计数据以及山川地理等情况,到汉中之后,萧何也基本上是沿用了秦朝的一些制度和法律,只是把秦朝一些扰民和暴虐的做法剔除掉了。但曹参在齐国当丞相的时候,实际上和萧何并不一样,所谓的以黄老治国,就是曹参在齐国先开始实验的。

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参之相齐,齐七十城。天下初定,悼惠王富於春秋,参尽召长老诸生,问所以安集百姓,如齐故诸儒以百数,言人人殊,参未知所定。闻胶西有盖公,善治黄老言,使人厚币请之。既见盖公,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,推此类具言之。参於是避正堂,舍盖公焉。其治要用黄老术,故相齐九年,齐国安集,大称贤相。

也就是说,曹参在齐国其实是另搞一套的,和萧何在汉朝中央的治国思路并不一样。这也可以视为一定意义上的曹参和萧何之间的“隐匿的对话”,或者是视为曹参与萧何之间的路线竞争。汉初全国各地经过秦末和楚汉之争的全国性战乱,人口减少,经济萧条,是最需要休养生息的时期。但从自然条件来说,齐国要远远好于秦国,所以齐国可以清静无为,垂拱而治,但秦国却不行,必须要官府采取比较积极的政策,来鼓励生产,恢复经济。

所以,到刘邦死的时候,吕后问刘邦,萧何之后谁可以继任丞相,刘邦的回答就是曹参。而曹参自己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,萧何死去的消息一传到齐国,曹参就命人赶紧准备行装,他马上就要到中央去接替萧何了。原因其实不难理解,从资历来说,在当时必须由开国功臣担任宰相的潜规则之下,萧何第一,曹参第二,萧何死了,自然该轮到曹参了。另一个原因则是,曹参治理齐国的政绩是非常好的,已经有了贤相的名声,具备了这个能力。

萧何

上一个: 萧何功高震主引发刘邦猜忌

下一个: 萧何对刘邦的贡献

相关阅读

武三思为什么在神龙政变后还混得风生水起

武三思为什么在神龙政变后还混得风生水起
武三思为什么在神龙政变后还混得风生水起
武三思为什么在神龙政变后还混得风生水起
2021-12-09 10:20
《风起洛阳》永川郡主李鹿是好是坏

《风起洛阳》永川郡主李鹿是好是坏

2021-12-08 17:51
《风起洛阳》武三俞的历史原型是武三思吗

《风起洛阳》武三俞的历史原型是武三思吗

2021-12-08 17:44
《风起洛阳》高秉烛的父亲是谁

《风起洛阳》高秉烛的父亲是谁

2021-12-08 17:30
《风起洛阳》武攸决的历史原型是谁

《风起洛阳》武攸决的历史原型是谁

2021-12-08 17:25
《风起洛阳》柳然的父亲柳适去哪了

《风起洛阳》柳然的父亲柳适去哪了

2021-12-08 17:07
《风起洛阳》武攸决为什么一定要杀高秉烛

《风起洛阳》武攸决为什么一定要杀高秉烛

2021-12-08 16:54
《风起洛阳》韩冬青是谁杀的

《风起洛阳》韩冬青是谁杀的

2021-12-08 16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