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中国历史

古代为什么会出现重农抑商政策

作者:sunpp2020-12-15      来源:我爱历史网

统治者眼中的商人

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,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年的主流,因此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就被后世的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。虽然手段上每个朝代有着各自的特点,但在目的上是基本一致的。

我们以唐代为例。唐太宗本人就是一个重视农业的皇帝,他在《贞观政要》中说道:食及民天,农业的丰欠会直接影响民生,进而影响政治的盛衰安危;农业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,农业的兴衰关系到财政的盈亏和国家的强弱;务农与赏罚一样是“制俗之机”,民众一心务农则性格纯朴,遵守礼义,否则就会贪婪逐利。重农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,也是一项重要的化民之术。

唐宋时期的商人

商人或商业是危害封建等级秩序、君臣上下贵贱尊卑的经常因素,封建等级秩序要求的是“衣服有制、宫室有度、蓄产人徒有数,舟车甲器有禁。”而商人的出现就破坏了这种平衡的秩序。“商人大者倾都、中者倾县、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,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,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”,严重地威胁着封建宗法专制秩序。

中国人有着“不患寡而患不均。不患贫而患不安”的思想,这是孔子提出来的。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是贵贱尊卑等级有序的一种“均贫”状态,民众永远互相分散孤立,为温饱忙碌,也没有财力去与官府抗衡,因此这种秩序是安全的。商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安全的秩序,是秩序的破坏者,必然也是政府抑制的对象。

商业也影响社会风俗。古代商人普遍文化不高,伦理道德意识薄弱,也并不注重自身修养。商人有钱后,其家“男不耕女不织,衣必文采,食必梁肉,无农夫之苦,而有千百之得”,甚至很多商人对子女的教育也不重视,其后代理我容易骄奢放纵,有的还成为一方一霸,对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的破坏相当严重。

可是追求享乐是人的天性,商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,必然会带动整个社会的功利风气,造成统治者眼里的“弃本业,逐末利”的社会风气,所以儒家才会大声疾呼“上下交征利,其国危矣!”

如何抑商

封建社会对商人的抑制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汉代规定商人“不得衣丝乘车,不得仕宦为吏”,要交比普通人更高的税,甚至在魏晋时,商人穿鞋子也必须一只白色一只黑色,以此与其他人区别开来。这是一种人格上的贱化,是将商人与罪犯、贱民放在同一位置的规定,表明商人的地位远低于普通庶民。因此封建社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经商虽可致富,但不能当官,也不能光宗耀祖,确实对抑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
中国儒家理想中的社会,是小农社会。这种社会是以农业为国本,只要国有余粮,有可战之民,就不怕任何灾难。而小农社会更方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的推广,更有利于形成“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”的静止的、封闭的社会,才不会产生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。这也是封建三纲五常的伦理对商业的本能抑制的原因。

重农抑商是对是错

虽然统治者实行“抑商”政策是为了满足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,但我们在分析这个政策时,也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,对其历史性和必然性进行分析,才能得出这一政策的历史作用。

中国古代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,能够保持很高的人口增长,这于重农是分不开的。因为只有重农才能满足一个人的生存需求,而农民与土地相结合的模式,是封建社会最为平衡的社会发展模式。

重农抑商出盛世

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,政府如果放任商人群体的发展,必然会导致财富迅速集中到少数大商人手里。唐代“开元盛世”时,正是商业繁荣,政府对商人的容忍度比较高,才造成了一大批大商人和暴富者,财富集中到他们手中的结果是物价飞涨,国家财政受到影响,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下降,国家经济受到严重破坏,这也是安史之乱的一个诱因。从那之后,大唐盛世不再,甚至造成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。

重农抑商政策最直观的好处就是使得小农经济繁荣,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土地兼并,阻止了商业资本向土地的渗透,稳定了人民群众的生活。中国的几个盛世,多是在重农抑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
所以针对这个问题,并不是古人不知道钱的好处,而是不能让钱集中到少数人手上,从而对统治和社会稳定产生危害。从这个角度上说,重农抑商,是有一定道理和进步意义的。

上一个: 三公九卿是哪三公

下一个: 古代叫千岁的都是什么人

相关阅读

宋朝谁都打不过的原因

宋朝谁都打不过的原因

2021-12-01 10:49
南宋打赢蒙古的可能性

南宋打赢蒙古的可能性

2021-12-01 10:37
宋朝被蒙古人灭掉的原因

宋朝被蒙古人灭掉的原因

2021-12-01 10:32
金国没有灭掉南宋的原因

金国没有灭掉南宋的原因

2021-12-01 10:29
南宋打不过蒙古的原因

南宋打不过蒙古的原因

2021-12-01 10:25
宋朝蹴鞠的玩法

宋朝蹴鞠的玩法

2021-11-30 13:38
魏晋清谈之风具体表现

魏晋清谈之风具体表现

2021-11-29 11:45
魏晋崇尚清谈的原因

魏晋崇尚清谈的原因

2021-11-29 11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