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士学校
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。文士精通文字、善书能写,任官治事,所以文士通常也称书吏,并受到尊重。因为文士不是世袭的,而充任职官的文士乃是地位高和待遇优的人员,所以众多奴隶主子弟和一般有志之士都企图“学为文士”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,许多文士便设校招生。
这种私人开设的文士学校教授书写、计算和有关律令的知识。水平高的学校还传授数学、天文学、医学。由于学校的水平不同,学生修业年限也参差不齐。富贵子弟入水平高而修业年限长的学校,家庭情况较差者入水平较低而修业年限短的学校。众多青年通过进文士学校而充当官吏,甚至少数妇女也到文士学校学习。文士学校起着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。“以僧为师”和“以吏(书吏)为师”遂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特征。
阶级特征
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阶级性十分明显。各种类型的学校都是奴隶主子弟受教育的场所,农民子弟极难涉足,奴隶子弟更被剥夺了就学权利。
道德培养
古代埃及的教育非常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。其目标可归纳为敬日神、忠国君、恭长官、孝父母。他们认为,日神是最崇高的神祉,敬日神可以邀福;国君是日神的儿子,是日神在人间的化身;长官替法老效命;双亲为一家之主。所以敬神、忠君、尊官、孝亲是互相沟通的美德。古代埃及要求准备为文士的青少年行为善良,举止端庄,克己自制,惯于过艰苦的生活。
文字教学
在古代埃及学校的课程中,最重视书写能力的训练。埃及古代文字有宗教所用的象形字、政府机关所用的简体字、商业贸易使用的草体字等三种。因为文字多种多样,而且又没有句读符号,学习十分困难。书写用的纸草纸是用尼罗河畔生产的植物──纸草精制而成,价钱昂贵。学生通常先在陶片、贝壳、石板、木板上练习试写,经一段时间才在纸上书写。笔是用芦苇秆制的,称为苇笔。
墨水有红黑两色,每句开始用红墨水书写,以后则用黑墨水书写。由于楔形文字较难书写,书写作业又多,而且教师逐一修改订正,绝不马虎,以致学生通常是终日练习书写,晚上才学习阅读。书写内容大都是伦理规范和宗教教义,有的是格言,有的是寓言故事,意在从练习书写中灌输道德戒律。
书写还包括知识性的内容,如日月星辰和城名地名之类。到较高阶段,则练习撰写公文、函札、契约、记事等等。有的学校为适应商业和外事需要,还教授练习巴比伦等外邦文字。古代埃及学生不是通过诵读而是通过书写学习知识,这是很特别的(见彩图)。计算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。
主要是计算家财、测量土地、预算税收之类,浅易实用,但缺乏理论性。当时的风尚认为文士不懂计算乃是耻辱(见彩图)。另外,埃及还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职能。寺庙学校培养天文、水利、建筑、医学人才;政府机关的学校造就所需要的官吏。古代埃及的教育范围广阔,课程门类繁多,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。
灌输惩戒
埃及学校在教育和教学上,惯用的方法是灌输和惩戒。教师教学不重解释说明,而是安排多量作业。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埋头书写,反复进行机械性的练习。教师教学时也用问答方法,但流于形式,并不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。由于难以理解的学习内容和忽视启发自觉性的教学方法,儿童厌学的心理很普遍,体罚遂成为常用的手段。
总结评论
古代埃及的文化教育对世界文化教育的发展有较大贡献。但是古代埃及教育受崇古传统所支配,因循守旧,不事创新;注重实效,却不重视理论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