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

唐玄宗为什么杀高仙芝

作者:sunpp2021-06-15      来源:我爱历史网

随后,高仙芝让剩下的三千伤员驻守连云堡,他率领剩下的唐军急行军三日,终于来到小勃律国的首都阿弩越城附近。得知唐朝的神兵天降,小勃律国根本没有进行什么抵抗,唐军仅仅围城三日就投降了。为了彻底断绝小勃律和吐蕃的来往,高仙芝命令砍断小勃律国通往吐蕃的唯一一座藤桥,并且留下士兵三千驻守这里,吐蕃援军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望洋兴叹。而平定小勃律国让唐朝的威名大增,西域诸国闻讯之后又纷纷归附了唐朝。

正是因为这一大战功,唐玄宗对高仙芝信任有加,远征归来之后,高仙芝被唐玄宗加封为右金吾大将军,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。即使后来在怛罗斯之战中兵败,唐玄宗也没有对他怎么样,只是解除了他安西节度使的职务,可见在天宝年间高仙芝还是很受唐玄宗信任的,不然以高仙芝身上的把柄,他早就被下狱了。

公元755年。安禄山从范阳起兵,声称要诛杀奸臣杨国忠,率领20万叛军挥军南下,很快就攻占了洛阳,并且兵峰直指长安。得知这一情况的唐玄宗急忙起用高仙芝、封常清等人招募新军应对安禄山的叛军。然而安禄山密谋叛乱已久,封常清临时招募的又是一些为了钱才打仗的士兵,因此在汜水封常清被叛军打得落花流水。撤回陕郡之后,封常清向高仙芝报告说:“如果叛军攻破天险潼关的话,那么长安就危险了,当今的情况应该马上增强潼关的防务。”

作为多年带兵打仗的老将,高仙芝自然知道封常清所说的是事实,因此他率领军队带走了太原仓的缯布,带不走的就放火烧掉,随后开始向潼关方向撤军。谁知在半路上,高仙芝的军队遭遇叛军突袭,结果唐军的撤退就演变成了一场逃亡,路上遗弃的军粮物资数不胜数。收拾败军回到潼关之后,高仙芝刚准备重振旗鼓,防守潼关的时候,却发现他的监军边令诚手中拿着一道处死他和封常清的圣旨,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
原来在高仙芝征讨小勃律的时候,边令诚曾经胆怯不敢进军,受到高仙芝的严厉斥责,最后把他和三千老弱病残丢在连云堡之中。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,现在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把柄可算被这个心怀狭小的奸佞小人抓住了。于是他在唐玄宗的面前污蔑两人兵败并且私自克扣士兵粮饷的事情,唐玄宗听说之后大怒,于是让边令诚拿着圣旨去潼关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。

公元756年1月,边令诚率领100位陌刀手来到潼关,首先宣布封常清的罪状,将其斩首并且暴尸荒野,随后对高仙芝说:“御史也承担连带责任,应该被处死。”高仙芝听到圣旨给他安插的罪名之后心中愤懑不已:“我撤军有罪无话可说,但是说我克扣士兵粮饷那是极大的污蔑,不信你问这里在场的每一位士兵。”

5万士兵齐声大呼:“御史大人冤枉!”高仙芝知道说再多也没用,在赴死之前,他望着封常清的尸体,慨叹说:“这就是命吗?当初是我提拔的你,如今我们却一起共赴黄泉路!”哀叹之后,高仙芝就此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,而他和封常清的死,对于潼关士兵的士气打击是极其致命的,从此之后,安史之乱变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。

唐玄宗

上一个: 边令诚和高仙芝是什么关系

下一个: 唐玄宗斩杀高仙芝封常清

相关阅读

武三思为什么在神龙政变后还混得风生水起

武三思为什么在神龙政变后还混得风生水起
武三思为什么在神龙政变后还混得风生水起
武三思为什么在神龙政变后还混得风生水起
2021-12-09 10:20
《风起洛阳》永川郡主李鹿是好是坏

《风起洛阳》永川郡主李鹿是好是坏

2021-12-08 17:51
《风起洛阳》武三俞的历史原型是武三思吗

《风起洛阳》武三俞的历史原型是武三思吗

2021-12-08 17:44
《风起洛阳》高秉烛的父亲是谁

《风起洛阳》高秉烛的父亲是谁

2021-12-08 17:30
《风起洛阳》武攸决的历史原型是谁

《风起洛阳》武攸决的历史原型是谁

2021-12-08 17:25
《风起洛阳》柳然的父亲柳适去哪了

《风起洛阳》柳然的父亲柳适去哪了

2021-12-08 17:07
《风起洛阳》武攸决为什么一定要杀高秉烛

《风起洛阳》武攸决为什么一定要杀高秉烛

2021-12-08 16:54
《风起洛阳》韩冬青是谁杀的

《风起洛阳》韩冬青是谁杀的

2021-12-08 16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