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1年,和陆哲舜分手后的萧红,回到了哈尔滨。她几次走到呼兰河畔,好想就这样投河自尽,了结一生。回家后的她,既要面临失恋的巨大痛苦,又要遭受父亲、继母和伯父的鄙视和毒打。不仅如此,“勾引有妇之夫,伤风败俗”的她,还被父亲软禁了7个月。
在被软禁的这段时间,她化悲痛为力量,累积创作了大量的文学素材。此后,萧红好不容易在小姑的帮助下,从家里逃了出来。在街上流浪了一个月的她,万念俱灰,只好找到了当初父亲许配给自己的汪恩甲,两人在哈尔滨的小旅馆同居了。萧红心想,反正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,那和谁结婚都是一样。
然而,本以为就这样行尸走肉地活着,至少身边还有一个愿意跟自己结婚的人。但没想到,两人同居7个月后,萧红发现自己怀孕了。而这时候的汪恩甲,不仅没有负起责任,反而还趁春节之际,自己一个人回了老家,把萧红独自留在小旅馆里,再也没有回来。
此番情景,一如她在短篇小说《弃儿》中所写的那样:是的,《弃儿》本是反映被男权社会的幸运儿操控,剥削,欺辱,直至病倒或死去的那些弱势群体他们无可改写的人生。而此时此刻,这些悲惨与不幸,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萧红自己的身上。
守在一个欠了租金,无法续住的小旅馆里,怀孕后被汪恩甲无情抛弃的她,又何尝不是社会的弃儿呢?身无分文,无处栖身的萧红,只好写信给当地的报社求助,报社派出了26岁的青年记者萧军前来了解情况。就这样,在与萧红的攀谈中,萧军对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了5岁,虽然有些落魄,但精神和思想却非常富有的女孩,莫名其妙地有了一丝好感。
这种感觉,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:在萧军的示好下,怀着汪恩甲孩子的萧红,很快就和他走到了一起。两人在哈尔滨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,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他们一直面临着饥饿和贫穷。那段时光,萧红后来回忆称,“没有青春,只有贫困的日子”。
后来,萧红在一个贫民医院把孩子生下来,因为养不起,让一个给医院看门的老大爷抱走了。出院后,两人来到上海法租界的一个亭子间居住,在这期间,以写作为生的他们,认识和接触到了鲁迅,并被他深深影响。此后,萧红和鲁迅之间,便以师生相称。
1933年,萧红以“悄吟”为笔名,发表了第一篇小说《弃儿》。两年之后,又在恩师鲁迅的支持下,发表了成名作《生死场》。随着名气越来越大,萧红和萧军的经济状况也明显有了好转,然而,在一个屋檐下相处久了的两人,这时候感情开始出现裂痕。他们经常为琐事吵架,甚至萧军还曾对萧红拳脚相加,大打出手。他暴戾而又大男子主义的一面,在两人的争吵与嫌隙中,暴露无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