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,炎热多雨,在繁茂的雨林之中,盛产毒蛇猛兽。尤其是到了夏天的时候,呕吐、腹泻、霍乱等疾疫不断流行。中原王朝的军队大多以北方人为主,很难适应越南当地恶略的气候条件,往往是还没正式开始战斗,就因为疾病减员两到三成,非常可怕。
习性
“越,方外之地,剪发纹身之民,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里也……越人愚戆(gang)轻薄,负约反复,其不用天子之法度,非一日之积也……越非有城郭邑里也,处溪谷之间,篁竹之中,习于水斗,便于用舟。”
在中原王朝的眼中,越南属于化外之地,当地民众断发纹身,不能用文明人的法理制度来勉强他们。最关键的是越南人愚蠢、鲁莽、头脑简单,反复无常。越南人没有建造大的城池,常年居住在溪谷竹林之中,习惯于在水中作战,擅长使用船只。这是因为越南的这些本性和习俗,所以中原王朝的军队在于他们作战时往往会吃亏,因为光脚不怕穿鞋的。
对策
“越人欲为变,必先田于干界中,积粮食,乃入,伐材治船。边城守候诚谨,越人有入伐材者,辄收捕,焚其积聚,虽百越,奈边城何!”
在淮南王刘安看来,越南人想要在边界生事,首先会积蓄粮食,然后砍伐林木,打造舟楫,当这些前期工作准备好了才会以武犯禁。那么该怎么去应对呢?刘安提的建议是,负责镇守国界的边防军,要时刻保持警惕,做好情报工作,一旦发现越南人有伐木造舟的不轨之举,就要派遣军队去剿灭,烧掉他们的木材和粮草。只有这样,越南人才不敢轻举妄动。
关于后世各大王朝对越南人的反复用兵,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做法,也早有预见:“一不奉诏,举兵诛之,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。”越南人天性不服管教,反复无常,今天对你俯首称臣,过不了多久又本性复发,坐地为王。这对于志在威服四海的中原王朝皇帝来说,十分头疼:打吧,劳师动众,耗费国力,关键是打赢了又不能从越南捞到什么好处;不打吧,“山中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”,皇帝们的面子挂不住,而且边界地区的民众往往深受其害。
刘安认为,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怀柔政策,“以方寸之印,丈二之组,填抚方外,不劳一族,不顿一戟,而威德并行。”他主张通过册封和布施恩德来招抚越南人。
在笔者看来,刘安的这条对策有一定的合理性,但是也有很大的弊端。当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,越南人会老实起来,接受你的册封和招抚;但是当中原王朝国力衰弱、陷入分裂的时候,越南人就会沐猴而冠,坐地为王,敌视中原。